香港资本市场国际化升级
除了淡水河谷(VALE)以外,今年已经有近10家外国企业做出相同选择,远渡重洋前往香港股市挂牌,5月7日以英文名称“L’Occitane International”挂牌的法国女性保养品公司欧舒丹更是把公司的IPO放在了香港,此前欧舒丹还是一家未上市公司。 根据财经资料供应商Dealogic的统计数字显示,到12月中为止,2010全年香港证券交易所的IPO筹资金额为528亿美元,是全球今年IPO金额最高的交易所,并且遥遥领先第二名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纽交所今年的IPO总额是313.9亿美元。港股在国际股市的地位越发重要。
“一方面是现在中国的投资人实力越来越雄厚,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公司有中国需求题材。”负责此次淡水河谷HDR项目的摩根大通投资银行中国企业融资部联席主管刘伯伟说:“现在新上市企业多少要和中国需求拉上边,没有中国需求已经不容易挂牌了。”
刘伯伟观察,上述企业在公司营收方面,都有很大比例来自大中华地区,或者预计未来主要需求会移往中国,因此靠向接近中国的资本市场,是非常合理的财务策略。
担任淡水河谷财务顾问的工银国际副首席执行官李鹰认为,中国投资人崛起,也已经成为国际企业前进香港资本市场的动力,“不只是中投、社保基金这类大型基金,new riches(新富阶级)能拿出来的资金超乎想象,还有很多大公司满手现金。”
李鹰说,淡水河谷在发行HDR之前,工银国际先行安排了在中国地区的投资人拜会行程,认为有一定把握,才把资本市场移到香港来。
无论是作为企业产品的消费者,还是作为企业证券的买家,中国都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市场,造成今年以来国际企业蜂拥至香港发股的盛况,也为整个中国地区资本市场带来发展机会。
在淡水河谷的上市记者会上,上海国际板成为询问焦点,淡水河谷CFO卡瓦康蒂也表示,如果上海国际板成立,未来也可能考虑前往挂牌。
出身香港的刘伯伟则表示,上海国际板如果成立,并不会威胁到香港股市,反而可能出现共生共荣情景,“这中间没有互斥关系,国际企业更可能选择两地挂牌,正如目前内地企业的“A+H”挂牌形式。”
然而中国需求或中国投资人的崛起,并不能保证一个国际资本市场的诞生,中间还有许多细化工作必须铺垫,香港证交所的发展策略,或可为未来内地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所借鉴。
港交所国际化策略
“不要说是十年前,就是三年前,做梦也想不到会有矿业公司来香港挂牌。”香港证交所集团业务推广总监霍广文对《财经》记者说。
香港股市这三年来最受关注的国际化转变,是出现“矿业股”板块,今年至少就有俄罗斯铝业、蒙古南戈壁能源、蒙古焦煤、巴西淡水河谷等国际矿业大厂在香港上市,而内地也有珠江天然气钢管、中国泰坦等多家能源矿业公司赴港上市,形成庞大的矿业类股板块。
矿业类股板块的形成,或许可以反映港交所在国际化布局上的策略。霍广文对《财经》记者介绍,三年以前,香港股市几乎没有矿业股交易量,但是目前矿业股的交易量已经超过每日香港股市总交易量的10%,甚至正往12%、13%比例迈进。
8月6日,在英国伦敦股市上市的中国西部水泥转回香港上市,同一天从伦敦股市退市。新崛起的香港矿业股板块,气势直逼老牌矿业股交易市场。
港交所能够迅速筹集“矿业板”,其实已经下了多年功夫。五年前,港交所就察觉到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矿业资源消费国的事实,加上港股交易量雄厚,香港证交所于是在2006年到2009年的“三年计划”中,拟定以国际矿业公司为目标的全球拜访策略。
光是今年,港交所已经到过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推广说明,明年更计划前往非洲地区推荐香港矿业股板块。
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副总裁何卓贤表示,港交所在蒙古矿业上市前,进一步修改了矿业公司的上市规则,将过去规定必须有矿藏资源,并且连续盈利的上市门槛,放宽为只要证明有矿藏资源即可上市,业界称之为“18章”(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第18章),视之为是矿业股上市的又一利多。蒙古矿业成为1989年港股发布矿业公司上市规则之后,第一个运用新矿业公司上市规则的企业。
而上市科主管狄勤思更在放宽矿业上市规则的新闻稿中表示,一旦市场趋于成熟,港交所将“考虑应否容许较冒险的早期勘探企业上市”。为进一步放宽预留空间。
也在港交所上市的金矿开采公司国际资源集团副主席贺家提(Owen Hegarty)认为,相较澳洲和加拿大,目前矿业公司在香港的估值稍低,这是因为港股矿业板块还没有形成“价值链”,“通常投资人会给探勘公司一个估值,然后开采公司的估值往上加,挖到矿的公司再往上加,一层一层加上去,形成完整的价值链。”
贺家提认为,包括国际资源在内的矿业公司,都是因为中国资金的关系,才相中港交所上市;然而港交所要进一步拓展矿业板块,必须一步一步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放宽上市规则,让产业的更上游公司能到港股上市,对于促进产业价值链有正面作用。
“届时,市场上会有越来越多矿业的专业评估公司、矿业类股分析师、基金经理人等,能优化矿业类股的投资人品质与公司估值。”贺家提表示。
然而站在港交所的立场上,如何在监管与吸引国际企业之间保持平衡,则是一门困难的功课。霍广文表示,港交所虽然积极推广港股,但也必须谨慎考虑开放速度是否适宜,一旦开放过快,企业滥发股票,就可能牺牲投资人权益,这反而会让股市的开放倒退。
例如此次淡水河谷选择采用的“香港存托凭证”,在发行门槛上,就比伦敦的“全球存托凭证(GDR)”严格许多。一位国际律师比较了香港与伦敦的存托凭证上市规则,发现HDR必须占公司在外流通股权的25%以上(市值100亿港元以上的公司),GDR没有相关限制。HDR的发行公司需要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控制性股东的持股锁定期、挂牌当地的审计报告、挂牌后的法务顾问、公司拥有的地产鉴价、关联交易需要股东大会通过等,GDR则不是没有相关规定,就是规定相较HDR宽松。
一名投行业者评论,HDR从2008年开办至今,才有淡水河谷一家采用,一方面是因为遭遇金融危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HDR的规定较为严格,企业干脆选择海外GDR上市,否则再花一些成本就能以普通股形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导致最后境外企业多以普通股上市,而少走HDR路径。
得失之间,霍广文选择保守:“投资人是最重要的,如果他们受伤、不信任你了,导致股市萎缩,太得不偿失。”
内地投行加速崛起
伴随着港股国际化的发展,投资银行产业也在亚洲得到更大发展机会,中国大陆背景的投行得利最为明显。
去年才成立的工银国际,不但获得淡水河谷财务顾问委托,先前更参与了巴西石油78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股东融资项目、通用汽车在美国上市项目,以及今年最大的香港IPO美国国际集团子公司AIA在港上市项目。
一位外资投行同业对工银国际的表现感到惊讶:“本来以为他们今年只会拿工行(中国)配股项目,去交换几个银行再融资项目就完了。”
工行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调任工银国际的李鹰认为,中国投资人的崛起带给中国投行很好的切入角度,只要中国投行能够把握机会,很有机会拿下国际企业的大型项目。“工行的资源够多、够强,只要有一个可以像工银国际一样调动工行资源的公司,把资源调度起来,就能为客户创造价值,打进大项目。”李鹰说。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也是今年国际化收获颇丰的中国内地投行之一,连续拿下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工业地产项目普洛斯在新加坡上市项目(新加坡有史以来第二大IPO)、通用汽车在美上市项目。
过去中国投行必须和中国企业或中国股市连结,或是协助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或是在香港股市为中外企业融资。但是从今年开始,中国投行已经能够参与到非中国企业在非中国地区股市的上市项目,和国际投行不受地域、企业国籍限制的业务表现相当,中国投行长期在港股市场上的磨练,并借由港股建立起与内地投资人的海外投资网络,在这一波资本市场国际化浪潮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然而李鹰认为,人才的储备会是中国投行国际化的挑战,“怎么才能让中国最好的投行人才,都回到为中国投行效力,建立研究、销售一体化的服务系统,是现在最重要的目标。”
“一直有好的项目,投资人就会越来越多。”在采访中,工银国际的李鹰和港交所的霍广文站在不同立场,对《财经》记者说了同样的话。在中国投资人崛起的过程中,各方都在抓住机会,深化自己的国际实力。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香港综合竞争力仍居中国三甲